行业资讯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5所院校参加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2022-07-08 09:00:24

随着技术的成熟,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多项官方政策的推动下,虚拟仿真培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

《规划》提出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完善职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等五项重点工作。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教职函〔2020〕26号)》

教育部职业发展司2020年至10月发[2020]26号文《关于继续建设职业教育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通知》中提到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结合建设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推荐5所高校参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示范基地建设。各省教育行政部门须于2021年3月31日前报送本省选定高校信息。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交智诚[2020]7号)》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卓越行动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选100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分级选拔 约5000门优质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引导职业学校开展全员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9]4号》

2019年《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顺应发展趋势和市场相关需求,不断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教育体系。 ,并继续优化高校和专业布局,优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机制创新,鼓励和支持教育部门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持续培养高——优质劳动力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技能人才提供高素质人才,以资源为支撑。

新时代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积极适应新技术革命性变化,提高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时代,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智能+教育”,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生产力,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趋势

随着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程建设的推进,高校逐渐认识到虚拟仿真实验的教育价值,投入不断加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

目前,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一定影响。构建科学、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涉及更多元化的专业门类和学校类型

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经济管理学、法学、历史学、体育学、艺术学等专业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文科类项目的比重逐渐上升。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规划中占1/5以上。虚拟仿真实验对于弥补文科专业短板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产学研融合趋势更加明显

许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都是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一方面,先进的科研和产业成果为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也促进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成为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式。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仿真效果和构建自由度日益提高

技术的成熟使得虚拟仿真实验的仿真效果越来越好虚拟仿真实验的意义,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感性功能,实验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高性能计算能力的提升可以有力支持学生的实验理念,满足学生实现自由搭建。

新技术赋能新职业教育

如何将虚拟仿真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升高校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答案众说纷纭虚拟仿真实验的意义,而新技术赋能教育无疑是一种创新模式。

转科技秉承“新技术赋能新职业教育”的理念,针对企业实际工作技能需求与高校职业技能培训脱节,将企业就业需求与职业技能培训挂钩,提供“基地建设-基地运营”一体化提供服务,打通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体系,实现“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的全面融合,帮助建设“技能社会”。

实训基地引进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依托多模态虚拟仿真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新时代、新时代的智慧实训科技,新职业教育。新生态结合行业和企业应用场景,解决了传统培训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实施难、难观察、难复制的“三高三难”问题。

首页
服务
案例
联系